1. <input id="g0z1k"><source id="g0z1k"><blockquote id="g0z1k"></blockquote></source></input>
          登錄 | 注冊   微信 簡體 繁體
          無障礙閱讀 進入適老模式

          臺政辦〔2023〕18號關于印發臺前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的通知

          來源:縣政府辦2023-09-29
          瀏覽量:2724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籌備組,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管委會,縣直有關部門:

          《臺前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9月28日

          臺前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辦法

          為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意見》(豫政辦〔2022〕26號)、《濮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河南省城鄉醫療救助基金管理辦法》(豫財社〔2014〕6號)、《河南省醫療救助依申請業務經辦規程(試行)》的通知(豫醫保辦〔2022〕12號)精神,強化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以下統稱三重制度)綜合保障,進一步減輕困難群眾和大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防范因病致貧返貧,筑牢民生保障底線,F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救助對象

          醫療救助公平覆蓋醫療費用負擔較重的困難職工和城鄉居民。

          (一)特困人員(含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

          (二)低保對象;

          (三)返貧致貧人口;

          (四)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以下簡稱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

          (五)低保邊緣家庭成員;

          (六)因高額醫療費用支出導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大病患者(以下簡稱因病致貧重病患者);

          (七)重度殘疾人(殘疾二級及以上);

          (八)重性精神病人;

          (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件規定的其他困難人員。

          二、救助方式和救助標準

          (一)實施分類資助參保

          對參加我省居民基本醫保、個人繳費確有困難的群眾給予分類資助,全額資助特困人員(含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定額資助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定額資助標準原則上每人每年不低于180元(具體資助標準根據每年醫療救助資金籌集情況確定,并在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征繳通知文件中公布)。原則上困難群眾在其困難身份認定地(戶籍地或居住地)參加居民基本醫保,并由困難身份認定地按規定給予資助。居民基本醫保集中繳費期結束后被認定為困難群眾的,當年不享受資助參保待遇。

          (二)實施門診分類救助

          1.救助病種。門診救助病種為門診重特大疾病病種(含上級規定的9類病種)和需使用門診特定藥品的病種。

          2.救助比例。門診救助不設起付標準,對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門診治療費用,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支付后的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給予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不低于50%的救助,給予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不低于30%的救助。

          (三)實施住院分類救助

          1.救助起付標準。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住院救助不設起付標準。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的住院救助起付標準按我市上一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確定,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的住院救助起付標準按我市上一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左右確定。

          2.救助比例。救助對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住院費用,經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商業保險支付后的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按以下比例和限額給予救助:

          ①對特困人員按不低于90%的比例給予救助。

          ②對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按不低于70%的比例給予救助。

          ③對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按不低于65%的比例給予救助。

          3.救助限額。住院救助和門診救助共用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3萬元,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為1萬元。

          4.傾斜救助。對規范轉診且在省域內就醫的救助對象,救助金額達到年度最高救助限額,經三重制度綜合保障后政策范圍內自付醫療費用超過我市上一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以上的部分,給予不低于60%的傾斜救助,年度最高救助限額1萬元。

          三、救助程序

          全面建立依申請救助機制,暢通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重性精神病人醫療救助申請渠道,增強救助時效性。已認定為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的,無需申請直接獲得醫療救助。

          (一)申請醫療救助材料

          1.醫保電子憑證或有效身份證件;

          2.社?;

          3.住院發票、住院病歷首頁或定點藥店購藥發票等材料。

          受理機構應一次性告知申請對象所需提供的申請資料。

          (二)辦理流程

          1.申請。符合申請條件的救助對象向其困難身份認定地的鄉鎮衛生院(醫?疲┨岢錾暾,填寫《醫療救助申請與審批表》,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

          2.審核。醫保部門對救助申請進行審核,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并反饋結果。符合救助條件的,給予審批;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書面或電話說明理由。

          3.撥付。審批通過后,縣醫保部門對該次醫療救助進行結算、撥付,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支付。

          4.申請有效時限。申請人在首次醫療救助申請審核通過后,在其困難身份發生改變前無需再次申請,再次在身份認定地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直接結算。

          (三)其他情況

          1.依申請救助對象門診或住院治療期間,退出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和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困難身份時,原則上當次門診或住院按原困難身份辦理。

          2.患者在門診或住院治療期間取得低保邊緣家庭成員、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因病致貧重病患者困難身份的,原則上當次門診或住院按新取得救助對象標準辦理。

          3.未按規定轉診的依申請救助對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原則上不納入醫療救助范圍

          四、社會救助

          (一)積極引導慈善組織參與救助。鼓勵慈善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依法依規設立大病救助項目,發揮補充救助作用。支持醫療救助領域社會工作服務和志愿服務發展,豐富救助服務內容。規范互聯網個人大病求助平臺信息發布,推行陽光救助。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探索建立罕見病用藥保障機制,整合醫療保障、社會救助、慈善幫扶等資源,實施綜合保障。建立慈善參與激勵機制,落實相應稅收優惠、費用減免等政策。

          (二)鼓勵醫療互助和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支持開展職工醫療互助,規范互聯網平臺互助,加強風險管控,引導醫療互助健康發展。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滿足基本醫療保障以外的保障需求。鼓勵商業保險機構加強產品創新,在產品定價、賠付條件、保障范圍等方面對困難群眾適當傾斜。

          五、資金管理 

          醫療救助工作堅持屬地管理原則,醫療救助資金通過各級財政安排、專項彩票公益金、社會捐助等渠道籌集。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納入社;饘,實行分賬核算、專項管理、?顚S。 

          醫療救助資金原則上實行財政直接支付。醫療保障部門向財政部門提交撥款申請,財政部門審核后將醫療救助資金由社;饘糁苯又Ц兜结t療救助資金支出專用戶,由醫療救助資金支出專戶將醫療救助資金直接發放到醫療救助對象的個人賬戶,實行社會化發放。

          六、有關要求

          (一)強化協同配合。醫療救助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各有關單位、組織和個人要按照職責分工,如實提供所需情況,協調推進相關工作。醫療保障部門要統籌推進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制度改革和管理工作,完善政策措施,落實各項醫療保障政策。財政部門要保障醫療救助資金按時撥付及監督管理,安排必要的工作經費。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救助工作的監督和審計。民政部門要加強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成員、因病致貧重病患者等救助對象的認定和相關信息共享工作。鄉村振興部門要加強返貧致貧人口、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監測和信息共享。衛生健康、殘聯部門要強化對重性精神病人、重度殘疾人的認定和信息共享工作。工會要做好職工醫療互助、罹患大病困難職工幫扶工作。

          (二)嚴肅追責問責。對相關責任單位及個人違反有關規定、徇私舞弊者,將予以嚴肅處理,觸犯刑法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救助對象采取欺騙隱瞞等手段騙取醫療救助資金的,按照基金監管有關規定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七、附則

          (一)本《辦法》中所涉及的救助比例、起付線等政策標準執行全市統一規定。

          (二)本《辦法》由縣醫療保障局負責解釋。

          (三)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杜_前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臺前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方案的通知》(臺政〔2016〕19號)同時廢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久久综合色天天久久综合图片_国产哟哟精选在线播放_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1. <input id="g0z1k"><source id="g0z1k"><blockquote id="g0z1k"></blockquote></source></input>